【本報屏東訊】「這個前所未見的怪樂器,有我對祖父的無盡思念!」屏東縣排灣族五十五歲退休警察陳新春,三年前返鄉時帶回自製的打擊樂器,在村內唯一的餐廳傳唱排灣歌謠,族人和遊客都對這個怪樂器感到好奇,不知它背後有一段溫馨的祖孫情。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村是位處深山的排灣族聚落,村內青壯年多到外地謀生。三十四年前,陳新春當兵退伍後準備離鄉到城市討生活,出發前一晚,他的祖父遞上一根一點五公尺長的粗木頭當「禮物」,他看著這根粗木頭,一時會意不過來,心裡納悶:「送我這根大木頭,帶著搭車很占空間呢!」
祖父說:「我們家不富有,Vuvu(排灣族語「長輩」之意)沒什麼值錢的東西給你,這根木頭是屋梁,提醒你在外地努力打拚,盡早有個屬於自己的家,看到它就想到祖父的叮嚀。」
陳新春幼時由祖父帶大,聽到這番話非常感動,後來在外成家立業,這根屋梁成了驅使他向上的無形動力。
陳新春原在台南擔任環保警察,憶起幼時祖父母唱排灣歌謠的快樂表情,常會不由自主地哼唱;退休前,他把祖父送他的屋梁雕鑿成打擊樂器,退休後帶回老家邊敲邊唱自娛。東源村僅有的一間餐廳邀他表演,他也樂於宣揚排灣古謠之美;見他自敲自唱,遊客都對這個「怪樂器」十分好奇,老一輩的族人也說從未見過這樣的樂器。
陳新春在他自創的樂器上寫下家族姓氏和「夢路傳承」,他表示,祖父曾對他說「人生有夢最美」、「路是人走出來的」,簡單的兩句話卻蘊藏無限哲理。他說,能用祖先傳下來的歌謠,傳承祖父的「夢」與「路」、紀念亡故的祖父,何嘗不是件人生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