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 父親的省思

心霖 |2012.08.08
2215觀看次
字級

有位十六、七歲青少年,從小因父母沒時間照顧他,買一台電腦給他玩,從此迷上線上遊戲,連學校也不去,有一天父親威脅要拔掉網路線,沒想到他竟用電腦砸父親,父親只好報警,最後在警察建議下求助醫師,進行心理諮商。

這位青少年縱然行為不對,但父母必須為孩子的壞習慣和對他缺乏關愛負責。反觀最近模範父親紛紛出爐,各個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值得效法。

大部分的父母花太多心思在追逐物質的滿足,忽略孩子的道德觀及品德教育,導致青少年吸毒、迷網咖事件層出不窮。為了防止青少年沉淪,應該在他們出現行為偏差時多關注、引導,多一點時間陪伴。

偶而帶他們上教堂或佛寺心靈淨化,或陪孩子看場有啟發性的電影回家分享,到戶外踏青散心,帶他們去當義工,都是不錯的方法。

平常多灌輸明辨是非的能力,多給孩子愛的抱抱,才不會落得事態嚴重,後悔莫及。

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希望子女「心中常有別人」,這種性格會成為一筆無形的資產,與其功成名就,卻缺乏他人真誠的關懷,我寧願子女精神富足、廣結善緣;與其才能出眾而心高氣傲,目中無人,我寧願他們資質平庸卻溫柔敦厚、正直善良。

今天是父親節,亞里斯多德的話值得省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