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兩周以來,撰文極力強調全球必須重視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的大災難不是山雨欲來,而是正在上演。
一連兩周 (七月二十二日和七月二十九日),克魯曼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說,一年或一天的天氣變化可能不易察覺,使人忽略氣溫其實有長期升高的趨勢,就連平均氣溫的小幅上升,也暗示極大破壞性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率正在增加,美國中西部目前的致命乾旱就是例子。
克魯曼提醒,可考的歷來最熱十年有九次在二○○○年後,極端高溫天氣的發生概率正在提高,這一點同時意味著,地球人為氣候變遷付代價不必等未來,也不必等幾十年,大家現在已經開始付出代價了。
克魯曼說,原本產量豐富的農業地帶將會更常出現長期的極端乾旱,這現象對糧食將帶來毀滅性影響,可能從今開始成為氣候變遷的首要惡果。
美國是世界糧倉,如今將近百分之八十玉米和百分之十一的黃豆陷在五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裡。此外,美國中西部農業帶,正在和哈薩克、俄國、烏克蘭一起推高全球小麥價格。
糧價飆漲造成糧食安全失穩,在低所得與中低所得國家是政治社會動亂的先聲,往例包括埃及、衣索匹亞、印尼及菲律賓。
美國的苦旱正在以驚人速度加劇,但二○一二年的乾旱損失現在就已超過二○一一年的一百二十億美元,再下去可能趕上一九八○和一九八八年的乾旱。那兩次長旱造成的損失,換算今日幣值,分別是五百六十億和七百八十億美元(台幣一兆六千八百億、二兆三千四百億元)。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彙編的七十年資料,氣候(包括熱浪、冷鋒或旱災),每年影響美國GDP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點七。
科學家指出,極端天氣生成的洪水、旱災、熱浪,未來可能會更加頻繁。
六月底熱浪與颶風同時侵襲美國,傳出小孩在外玩耍竟被熱浪奪走生命的意外,颶風破壞供電網讓幾個州直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美馬里蘭州列公安議題
這波嚴重的天災使馬里蘭州政府開始發想對策,包含修改洪水災區與海岸線的建築法規、興建離岸風力渦輪機、郊區住宅管理等。馬里蘭州把海岸線升高與更猛烈的「新常態」氣候納入政府因應政策的範圍。
馬里蘭州參議員卡丁一日在參議院召開的氣候變遷公聽會指出,「我們無法忍受數周前的那種崩潰情況」,氣候變遷應該是「公共安全議題」。保護海岸線防止海水倒灌與風災的政策仍繼續進行,馬里蘭州將修改建築法規,例如禁止在洪水災區蓋房子。
南韓企業搶進海外產糧
在南韓,牧場乳牛因不耐熱無法活動,使牛奶減產。雖然牧場安裝大型電風扇,還幫牛洗冷水澡,但沒顯著效果。
國際糧價看漲,大宇國際和現代重工等南韓企業紛紛搶進海外農地,生產小麥和黃豆等穀物。南韓農林水產食品部公布的資料顯示,至去年底止,八十五家企業在二十個海外國家共擁有四萬二千三百公頃農地,穀物總產量達十七萬七百噸。
浦項鋼鐵旗下貿易公司大宇國際發言人說,今年開始在柬埔寨二萬五千六百公頃的農場生產黃豆,也打算在非洲和東南亞打造玉米田。南韓最大造船商現代重工,近年來也搶進俄羅斯東部的大規模農場,發展多元化事業。該公司首座海外農場二○○九年開始營運,黃豆和玉米產量達七千八百噸。三星物產和樂金國際目前在印尼也有一萬公頃以上的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