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光影寫作的藝術-- 影的對話 文/攝影 張國耀 |2012.08.04 語音朗讀 14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簡介 張國耀,198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就讀輔大應用美術系時開始學攝影,曾獲美國IPA攝影比賽金獎、法國PX3攝影比賽一金二銀三銅、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第二名。 心得分享 相信許多人接觸攝影後,只要看到光影題材,就不會輕易放棄按下快門的機會,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但一張好照片成也在影子,敗也可能在影子。剪影的照片帶有一點趣味性,倒影的照片會有時空交替的錯覺,單純的影子配合上有力的主題照片會更有張力。影子的變化沒有標準答案,但得運用得恰到好處,照片才會吸引人。只要多觀察身邊光影的變化,你就可以拍出獨樹一格的照片。 練功秘笈 1.書法家董陽孜老師在當代藝術館的創意空間書法展。整個空間布滿了日光燈管,中間的投影機隨機把書法字投影出來,每位觀賞者手上都有一把扇子,企圖尋找忽生忽滅的書法字。來來往往的人透過光影交織的變化,形成一幅無限視覺想像的照片。 2.輔仁大學是一個很適合拍攝光影變化的地方。樹枝一直都是我喜愛拍攝的題材之一,某天下午經過學校這一面牆,恰好影子就投射在紅磚牆上,影子雖然沒有溫度,但看起來卻比真實具體的東西更有生命力,感覺不斷在延伸出去。 3.利用大光圈鏡頭特寫,剪影效果讓我們很清楚看見,這是一株剛長出的萌芽。背景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出生的小耶穌,意味著大地之母愛的偉大及新生命的誕生。 4.位於曼谷巴提雅的木雕之城,於1981年開始興建,至今還未完工。這間大木屋是用大樹的實樹雕成,內部每一尊神佛的造型都獨一無二。這張照片採用框景法構圖,為了表現建築物的輪廓,所以對天空測光就會產生剪影的效果。就算不告訴你這是什麼類型的建築,透過觀察兩旁的佛手,還是可以猜得出來可能是佛寺類型的建築。 本文摘自《攝影眼的培養》城邦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名家沙龍 一一風荷舉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3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4雲梯2025.07.0105【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如是說2025.07.0210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素人攝影】藍調的黃昏暮色【紀實攝影】觀音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