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光影寫作的藝術-- 影的對話

文/攝影 張國耀 |2012.08.04
1411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張國耀,198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就讀輔大應用美術系時開始學攝影,曾獲美國IPA攝影比賽金獎、法國PX3攝影比賽一金二銀三銅、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第二名。

心得分享

相信許多人接觸攝影後,只要看到光影題材,就不會輕易放棄按下快門的機會,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但一張好照片成也在影子,敗也可能在影子。剪影的照片帶有一點趣味性,倒影的照片會有時空交替的錯覺,單純的影子配合上有力的主題照片會更有張力。影子的變化沒有標準答案,但得運用得恰到好處,照片才會吸引人。只要多觀察身邊光影的變化,你就可以拍出獨樹一格的照片。

練功秘笈


1.書法家董陽孜老師在當代藝術館的創意空間書法展。整個空間布滿了日光燈管,中間的投影機隨機把書法字投影出來,每位觀賞者手上都有一把扇子,企圖尋找忽生忽滅的書法字。來來往往的人透過光影交織的變化,形成一幅無限視覺想像的照片。



2.輔仁大學是一個很適合拍攝光影變化的地方。樹枝一直都是我喜愛拍攝的題材之一,某天下午經過學校這一面牆,恰好影子就投射在紅磚牆上,影子雖然沒有溫度,但看起來卻比真實具體的東西更有生命力,感覺不斷在延伸出去。







3.利用大光圈鏡頭特寫,剪影效果讓我們很清楚看見,這是一株剛長出的萌芽。背景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出生的小耶穌,意味著大地之母愛的偉大及新生命的誕生。



4.位於曼谷巴提雅的木雕之城,於1981年開始興建,至今還未完工。這間大木屋是用大樹的實樹雕成,內部每一尊神佛的造型都獨一無二。這張照片採用框景法構圖,為了表現建築物的輪廓,所以對天空測光就會產生剪影的效果。就算不告訴你這是什麼類型的建築,透過觀察兩旁的佛手,還是可以猜得出來可能是佛寺類型的建築。



本文摘自《攝影眼的培養》城邦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