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拉颱風海上警報七月三十日晚間發布,當時強風豪雨雖尚未侵襲台灣,但蔬菜價格已聞「風」應「聲」飆漲。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上月三十一日整體交易價每公斤達三十六點八元,比兩天前足足貴了六元,更高於六月豪雨過後的三十五點九元。之後颱風侵襲期間,菜價更以倍數翻漲,讓人望菜興嘆。
眾所周知,只要一發布颱風警報,不管蔬菜產地有沒有受到災損或減少收成,菜價或多或少一定會上漲。而官方千篇一律的理由,不外乎是菜農搶收及民眾搶購,將大部分責任歸咎人民預期漲價的心理發酵所致。對於官員的「淡定」,消費大眾卻只能捶胸頓足。
筆者認為,如確因嚴重災損,造成蔬果量少價高,情有可原,全民均能忍受。但產量如未大幅減少,只因人為操縱、哄抬或囤積居奇,趁機大發不義之財,農政及檢調單位就不能坐視不管,應拿出魄力盡速揪出菜蟲,打擊黑心盤商,穩定菜價。
公權力適時伸張,有效遏阻不法之徒的囂張,並透過機制釋出存貨或及時進口補充,才能讓消費大眾遇到颱風天災時,不再感嘆「聽到風聲,我的心肝會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