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秉洋(高雄市四維國小六年九班)
《所羅門王的寶藏》是令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書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最後一個章節——〈道德與武器〉。這一篇除了推翻一般人的想法外,也具有濃濃的啟示意味。
大家都「知道」鴿子代表和平,而狼則非常邪惡,但是,其實不然!有一次,動物學家勞倫茲想看看鴿子能不能雜交,於是將一對鴿子關在一起,沒想到隔天一看,母鴿居然把公鴿按在地上拔毛、剝皮!又有一次,勞倫茲去動物園,看到兩匹狼在打架,他原以為一方會被咬死,結果,打輸的狼竟把自己的要害——脖子,送到對手的嘴前,贏的狼便停止了撕咬的動作。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鴿子遇到危險時,能迅速展翅逃之夭夭,因此不須有「不殺同類」的本能;而具有尖牙利齒的狼正好相反,需要同伴互援,不然牠們可能早要絕種了。
看完這一篇,我得到的啟示是:別被「三人成虎」給騙了,也別對事物存著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這一章,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所要深思的。
人類應是群居的動物,天生具有不殺同類的本能,卻漸漸被泯滅,甚至發展出可怕的東西——武器來相互攻擊。人類的戰爭,恐怕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同類屠殺了。
不是有句話說:「別把劍落在求饒的人身上」嗎?我們應該想想,是要當殘忍的鴿子,還是當面惡心善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