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昨天召開第六次油電改善小組會議,能源局針對與民營電廠(IPP)購電問題提出協處版本,待IPP董事會同意後再行修約。其中「資本費隨利率調整」部分,業者「讓利」數千萬元,經濟部官員坦言雖不滿意,但算是個起步。
能源局協處版本有兩大重點,包括「增加容量因素」及「資本費隨利率浮動調整」。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解釋,增加容量因數,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部分,業者只收燃料成本,概念類似坐計程車,前七十元起起跳價包含固定成本等其它成本,但超過固定里程者只收燃料費用。這方向業者已同意,一旦確定,台電可降低成本。
據民營電廠與經濟部協商資料,民營電廠最終會接受「資本費隨利率浮動調整」方案,但經濟部這次跟台電轉投資的森霸、星能、星元與國光等四家民營電廠協商,僅森霸和星能去年一年合計就賺了二十五億元,但卻只讓利數千萬,經濟部最終只能讓民營電廠吐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