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隨著保加利亞國家歌劇院九月下旬在台北連續演出十一場《杜蘭朵公主》,熟悉的「茉莉花」旋律又縈繞在愛樂人耳邊。
普契尼名作《杜蘭朵公主》,一九二六年在義大利的史卡拉歌劇院首演,至今八十年,全球各大劇院都曾上演,馳名遐邇,無數男女高音在這齣歌劇嶄露頭角,劇中的詠嘆調「公主徹夜未眠」,幾乎是所有男高音的試金石,帕華洛帝演唱會更經常排上此曲,甚至作為安可曲。
這齣歌劇因為以中國公主出謎徵婚,失敗者得獻上頭顱為故事背景,主題旋律又是熟悉的「茉莉花」,所以國人接受度特別高,尤其一九九八年,由張藝謀導演、佛羅倫斯歌劇院在北京紫禁城現場演出,更是轟動一時。
觀賞歌劇票價不菲,且須著盛裝,但在歐洲上到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劇迷,前波蘭總統華勒沙還是工人時,常在下班後換上西裝趕去聽歌劇。
喜好藝術、具有涵養的藍領階級並不少,一位愛樂者派駐巴黎時發現,下屬工人常聽莫札特作品,還會和他討論切磋,幸虧本身亦有涉獵,才未出洋相。
培養聽歌看劇風氣,可透過適當解說導覽,跨過「看熱鬧」門檻,逐漸提升境界,一旦進入「看門道」的堂奧,藝術之海悠然自得,文化自然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