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前晚,天主教育化民族舞蹈團要表演舞蹈給台南鹽水聖佳蘭隱修院修女欣賞,但修女只能在隱修院內,因此舞蹈團到隔壁的鹽水天主教堂表演,修女則從窗戶的縫隙裡欣賞,她們說:「這樣看就心滿意足」。
鹽水天主教堂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今年二月,天主教方濟會派泰雅族巫福生接第七任神父,是鹽水教堂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原住民神父。巫神父表示,位在鹽水區西門路的聖佳蘭隱修院是方濟會的會友,就在鹽水天主教堂隔壁,隱修院有八名修女,平時她們不與外界接觸,都在隱修院內為生病、受傷家暴的人,祈禱健康與和平等。
巫神父表示,天主教育化民族舞蹈團是由方濟會的比利時籍神父所創,為增加團員演出的機會,暑假期間到各教堂、幼稚園等處表演。
舞蹈團前晚要表演舞蹈,供方濟會的會友聖佳蘭隱修院修女們觀賞,因為隱修院不與外界接觸,舞蹈團不能進入隱修院,因此就在鹽水天主教堂表演,巫神父與十多男女教友坐在椅子觀賞,八名修女躲在窗戶後面,從隙縫裡欣賞。
天主教的隱修概念源自於中古世紀,希望透過更專注的隱修,為全民禱告。一般修女可以在外傳教、行善,但隱修女除了禱告、默觀、做手工外,不得外出;即使家人見面,也必須事先申請會客時間,看病時才能由他人陪同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