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五日發表年度全球發展報告,呼籲每年籌集四千億美元經費以協助貧窮國家,報告中建議徵收國際稅等措施,包括「億萬富翁稅」,對資產在十億美元(約新台幣兩百九十九億元)以上的個人課徵小額稅賦(如百分之一)。
報告估計,全球財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在今年增至一千兩百二十六人,財產總值四點六兆美元,如果課徵百分之一的億萬富翁稅,即可取得四百六十億美元資金。
聯合國年度〈世界經濟和社會觀察〉報告指責富有國家,未依承諾增加對較不幸國家的協助。報告主要執筆人、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展政策分析司司長沃斯指出,由於許多捐助國家削減援助預算,對貧窮國家的援助和開發補助在二○一一年出現一千六百七十億美元缺口。
美富翁最多 亞太其次
報告指出,當務之急,必須開闢新財源。報告提議的項目包括對碳排放、空中交通、金融和貨幣交易徵稅,而「億萬富翁稅」尤其引起受注目。
報告估計,美國的億萬富翁最多,有四百二十五人;亞太地區三百一十五人、歐洲三百一十人、其他南北美洲國家九十人、非洲和中東地區八十六人。這些億萬富豪的稅後平均財產仍達三十七億美元,如果每天花一千美元(約新台幣三萬元),要一萬年才花得完。
在二○○八至○九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二十年,這些富翁的財產以每年百分之四的速率成長,不到十八年就可翻一倍。
報告質疑,課徵百分之一的稅,會讓他們傷筋動骨嗎?但沃斯也承認,被鎖定的億萬富豪恐怕不會支持,所以現在還是紙上談兵。
億萬富翁稅的概念和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法國社會黨新政府的觀念不謀而合。巴菲特表示,他的稅率比秘書還低,因此鼓吹富人稅;法國歐蘭德政府則計畫把收入在一百萬歐元以上的人稅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
碳排稅也在建議之列
報告中建議徵收的國際稅包括:
對已開發國家徵收二氧化碳排放稅,每噸二十五美元,估計每年可籌資兩千五百億美元。
對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等四種主要貨幣所有交易徵收百分之零點零零五的貨幣交易稅,估計每年可籌資四百億美元。
把計畫徵收的歐盟金融交易稅提撥一部分用於國際合作,估計每年可籌資七百一十億美元。
擴大對機票徵收國際互助稅,部分國家在二○○六年開始徵收的互助稅至今已募得十億美元,交付「國際藥品採購便利機制」(UNITAID)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