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發展興趣-- 23歲 躋身英天文學會會員

 |2012.06.20
2359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正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的二十三歲大陸留學生張維加,近日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Fellow of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報導指出,忠於興趣與自由發展,是張維加成長的關鍵因素。

張維加出生於杭州一個普通家庭,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讀過幼稚園,小學、國中也沒有讀明星學校,在鎮上念公立學校。「從家裡走過去就五分鐘。」張維加母親說,在她眼裡,兒子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孩,學校裡也有由資優生組成的「實驗班」,「但我們是普通人,讀普通班就行了。」

張維加受父親影響,對地球物理科學特別有興趣,初中時,他的床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回憶張維加的學校表現,杭州中學校長葉翠微說,張維加在高二時寫出〈寒武碰撞性大陸起源與生命進化的研究〉,獲得大陸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三名,「當時在浙江竟沒有教授能讀懂。」

這樣傲人的成績,讓張維加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張維加一共發表二十七篇論文,其中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與工程索引(EI)論文七篇。畢業後即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張維加表示,他現在在英國研究深空探測和月球探測等。對於他目前的成就,張維加只表示,感謝中學時期提供給他的自由空間,他說,「思想是需要一個空間的。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於野外,自然茁壯成長,如果置於盆內,或許就衰敗了。有了興趣,才有自控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