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兩百年前,第一位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踏入中國,開啟基督教傳教史,為表達對這些遠度重洋的異國傳教士的敬意,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舉行「馬禮遜入華宣教兩百年紀念文集暨歷史圖片」世界巡迴展,昨天啟程前往美國溫哥華聖道會,陸續至美國、南韓、澳門展出,台灣展期預定在明年三月。
一七八二年出生英格蘭的馬禮遜,一八○七年搭船經美國抵澳門入廣州,自此揭開基督教在華宣教的第一頁,傳教士們翻譯聖經、教義、西方科學,甚至發行報紙,留下許多活動紀錄,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外展部執行長林治平蒐集這些流傳兩百多年的善本書,由工作人員拍成照片,製成一百八十張掛圖展出;此外,還有當年傳教士寫信回國的名信片、外國人畫當時中國的圖像等,紀錄下基督教華人地區的傳教歷史。
除了珍貴圖片展,宇宙光還邀請許多專家學者,整理基督教傳教士宣教史,撰寫成一套文集,包含三十篇論文、二十冊人物傳記及二十本童書。
這套文集至少花費三年多時間,包含有華人傳教歷史、基督教義的詳述,還有傳教士們的小故事。負責執行的林治平表示,兩百多年的教會歷史藉著圖像和文字,重現在二十一世紀,基督教對於華人地區的歷史、社會、文化影響深遠。
林治平說,基督信仰是聯繫西方社會倫理最重要核心價值,也是西方社會最重要的精神體系,台灣新世代普遍缺乏「愛」與「捨棄」,「人」的價值愈來愈被忽略,因此人心浮動不安。當年這些傳教士捨棄自家國度,帶著信仰的愛遠赴傳統保守的中國,並在那個戰亂頻繁的年代犧牲奉獻,對社會大眾來說是最好的生命倫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