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的故事】78孩子回歸原生家庭 滿滿欣慰與祝福

李如定 |2012.06.06
947觀看次
字級

六月的高雄市大樹區,空氣中處處洋溢著鳳荔果香,家家戶戶辛勤耕植後豐收的笑顏更勝蝶舞,位於區內的大慈,有著同樣的喜悅。

小如(化名)的父母離異後,跟著父親生活,但是父親總是不得養育要領,只好聽從友人建議尋求大慈的協助。

當年十歲的小如在進住之前,大慈院長和社工便與父女倆共同規畫未來。在每年的暑假期間,小如會分別回到父、母親身邊享受親情,隨著年紀的增長和大慈老師的引導,小如漸漸能夠接受父母聚散的因緣,正向地面對無常人生。十年規律的作息,和多元、忙碌的學習,小如磨練出足夠的生活自主能力,今年高中畢業的她將重返原生家庭展開新生活。

同樣來自單親的小雨(化名),九歲時進住大慈,每年暑期大慈放探親假時,就到爺爺奶奶家,以及父親的再婚家庭小住。因為天生靈巧,加上在大慈每天灑掃、分攤家務、協助照顧同組妹妹們養成的習慣,讓爺爺奶奶不再掛心,和繼母、妹妹的相處也很融洽。

小雨愈來愈嚮往小家庭的生活模式,而父親和繼母也都能接受和小雨共同生活,因此,經過大慈家庭的評估後,小雨今年國中畢業後即將如願回歸家庭。

小婷(化名)的母親相當年輕,但因故入獄,所以由外婆帶大;在外婆身體狀況不佳時,小婷進住大慈。母親目前已出獄,並學到一技之長足以自立,也有了再婚的對象,因思女心切,考慮將小婷接回身邊。大慈老師邀請母親和準繼父到院探望小婷,在過程中肯定準繼父的包容心,也確定三人一致的意願,因此,小雨將結束一年半的大慈生活。

一般家庭的父母面臨空窗期難免有失落感,但大慈老師的心中只有欣慰與祝福,因為孩子們能在因緣成熟時回歸原生家庭,開創他們的未來和希望,代表著階段性任務的圓滿,以及培植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