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 請珍惜生命

登雲 |2012.05.31
2250觀看次
字級

小草雖被巨石壓著,卻沒因此枯萎,仍奮力鑽出頭來開展新葉;細小如螻蛄和螞蟻那樣的小蟲,也貪戀著生命、乞求活命。故人人常以「螻蟻尚且偷生」來勸人不可輕生自殺。而在佛經裡也有提到,人身難得如「盲龜浮木」般稀有難得。

佛陀時代,有三個人談論世界上什麼東西最為難得?甲說:「青春永駐,健康長壽。」乙說:「患難與共的知心伴侶。」丙說:「美滿的眷屬。」佛陀聽了,就為大眾說了盲龜浮木的故事。

有一隻盲龜,平常深藏於千丈深海中,每百年才能出水一次。又有一塊浮木,中間有一孔洞,隨風漂流海浪。盲龜百年出水一次,需要值遇浮木,並且鑽上浮木上的孔洞,才能得以轉為人身。然而遇上浮木,機會已是很渺茫,更何況是遇上浮木時,頭能剛好鑽上浮木的孔洞?

佛陀於是捉取地上的泥塵,攤開手掌,對大眾說:「眾生得人身者,如我手上泥,失去人身者,如大地塵。什麼最難得?人身最為難得。」

是啊!生命最難得可貴,何況是生為萬物之靈的人呢!更是殊勝難得。當遇上困難、挫折、無法解決的事情,應如小草堅韌,尋求解決方法。自殺是無法解脫,也不是解決事情最好的方法。人身難得今已得,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並讓它發光發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