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二十三日公布最新促進貿易指數(ETI),台灣排名從二○一○年二十八名退後一名到二十九名,中國大陸排名也退步,從四十八名掉到五十六名。
總部設於日內瓦的WEF每兩年編撰一次ETI報告,今年的前四名沒有變化,依序是新加坡、香港、丹麥和瑞典。
指數評比指標包括市場進入、海關管理、運輸與通訊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台灣在市場進入的排名仍居後段班,在一百三十二國中排第一百零一名;海關管理三十一名、運輸與通訊基礎設施十九名、商業環境二十二名。
這項指數是由在WEF服務或由WEF邀請的經濟專家,根據已公布的數據和全球大企業的調查結果編纂,為一百三十二個貿易國進行排名。前二十名當中,歐洲聯盟會員國與北歐及中歐密切的貿易夥伴國合計拿了十二個席位,國際貿易開放程度高。
芬蘭上升六名到第六,英國從兩年前的十七名升到十一名,法國仍維持在二十名,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排名也維持第十三。紐西蘭排第五,瑞士、挪威和冰島,分別排名八、十二、十六。美國從二○一○年的十九名跌到二十三名。
唯一躋身前二十的拉丁美洲國家是智利,較二○一○年上升四名到第十四。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笫十九名,沙烏地阿拉伯從第四十名一舉進步到第二十七名,日本從二十五名升至十八名,南韓則從二十七名滑到三十四名,加拿大第九,澳洲第十七。排名墊底的國家是遭強震重挫的海地、辛巴威、石油大國委內瑞拉、非洲的蒲隆地和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