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ILO)昨天警告,由於全球爆發經濟危機,青年失業率很可能重返高峰,至少要到二○一六年後才可能有舒緩跡象。
國際勞工組織在「全球青年就業趨勢」(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Youth)報告中指出,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年族群中,今年失業人口估計近七千五百萬人,占百分之十二點七,比二○一一年的百分之十二點六上升百分之零點一。
失業人口總數正緩慢的攀升至二○○九年的七千五百四十萬人高峰,當時因為金融危機導致失業人數飆升。
如果將延後或放棄求職的青年納入計算,失業情況將會更糟,二○一一年數據達到百分之十三點六。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至二○一六年,青年失業率預估都會維持同樣的高峰。」
報告說,即使是在可能為經濟驅動源頭的東亞,青年失業率也比成年人高出二點八倍。同時,在大多數地區,失業危機也對女性造成強大衝擊。在青年失業人口中,女性高於男性,低學歷者多於受過較好教育者。
ILO在報告中指出,青年族群的高失業率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全球政治經濟動蕩的惡劣環境下,有六百多萬年輕人選擇繼續升學或暫時放棄找工作,這意謂他們將在未來幾年投入勞動市場,不但將對失業率問題持續形成壓力,未來也可能拖垮國家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凝聚力,甚至造成「失落的一代」。
由於經濟問題,很多擁有專業技能的青年只能找到兼職工作或是用不到他們技能的工作,有些人則同時打好幾分工,因為他們別無選擇。這種現象在發達國家尤為普遍,而發展中國家,則是因為結構性障礙,社會所能提供的理想工作機會有限,許多青年只能選擇進入家族企業或農場。
此外,一些年輕人因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延長學業,把學校作為一個臨時避風港;但數以百萬計年輕人已徹底灰心,並放棄了尋找工作的努力。
國際勞工組織在報告中建議,應提供企業稅賦優惠和其他獎勵辦法,鼓勵雇用年輕人,以及設計更多企業方案來幫助年輕人就業。
國際勞工組織就業部門執行主任沙拉薩‧席瑞內科茲說:「如果各國把創造青年就業機會設定為決策要務,且私營機構投資顯著增加,青年失業危機是可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