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古文字形在「口」上加一道,表示口上有氣冒出,為動詞「說」、「講」的意思,如「詩云子曰」;後來從本義引申為「稱為」、「叫做」,如「父之姐妹曰姑母,母之姐妹曰姨母。」而在古文中,也常只作發語詞或語氣詞,並沒有意思,如《詩經.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詩經.東山》:「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曰」在六書中,屬於指事字 。
在楷書上,「曰」寫得比「日」扁平一些;但在隸書中,二字都寫得扁平,唯一的區別,則「日」在左上角是密合的,「曰」則有個缺口,表示「氣從口出」。
在查字典時,字的上部有「曰」的,如曷、勗等,下部有「曰」的,如會、書、曾、替等,都可以查「曰」部;而字中有「曰」的,如更、曳、曲等,也可以查
「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