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祭出奢侈稅將屆滿一年,據統計,截至今年四月為止,奢侈稅僅為國庫帶來三十二億六千萬元的稅收,遠不如事前評估的一年一百五十億元;奢侈稅上路前民眾期待房價能回跌,但也沒成真,房價大多不跌反漲。
財政部去年推出奢侈稅之前表示,預計包括房地產兩年內轉手課稅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以及高價汽車等奢華貨物課稅百分之十奢侈稅上路後,每年可帶來一百五十億元稅收。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國稅收統計,奢侈稅去年上路後,至去年底,七個月僅課徵二十億八千萬億元,今年一至四月累計十一億八千萬億元,合計約三十二億六千萬元,只有預估的兩成一左右。
奢侈稅上路,民眾期待房價下跌,不少業者、專家也評估房價至少跌一至兩成,但住展市調,大台北預售屋房價持續上揚,北市首季每坪均價已達八十萬元,新北市三十四萬元,過去一年約一成漲幅,持續創歷史新高。
中古屋部分,雙北市一年來上漲約百分之七至八,桃園漲幅一成,台南、高雄也有百分之四至五漲幅,房價都比課奢侈稅前高。
香港和新加坡都比台灣早推出課稅打房措施,名為「額外印花稅」;香港在祭出印花稅後,交易量重跌七成,但一季後開始回升,目前香港住宅比印花稅政策實施前,大約漲一至兩成。
新加坡房價在兩季後也開始回漲,逼使新加坡政府在去年年底再祭出新一輪打房,規定外國人在星購屋需另外再付百分之十的額外印花稅。
中國大陸去年一月祭出「限購令」,規定一、二級城市一個家庭只能限購一房,並緊縮房貸成數到五成以下。大部分中國一級城市房價都止漲,且出現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