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澎湖訊】日據時代進口的「花磚」,種類、紋樣多變,色釉鮮明,兼具收藏及裝飾價值,是文物收藏家眼中的精品;十年前,澎湖縣湖西鄉民蔡文士被同好引進門,一玩上癮,蒐集的圖案種類超過三百種,未來希望辦展覽,重現老磁磚迷人風采。
一般人俗稱的「花磚」,正式名稱是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源自於西班牙或更早的伊斯蘭陶器和瓷磚,同一紋樣有平面、浮雕等技法表現,主題有花卉、動物、人物、山水、水果、吉祥圖騰、宗教、文字、幾何圖形等,因富涵吉祥寓意,相當討喜。
擔任公職的蔡文士起初對「花磚」並不特別感興趣,直到上網買到一塊「龍頭」彩磁,激起他想拼湊完整「龍形圖騰」的決心,一有空就上網搜尋,「非得找到龍身不可」,後來如願找到這塊「消失的下半身」,與買家結成莫逆,並一頭栽進五彩繽紛的「方寸世界」。
蔡文士蒐集花磚「寧缺勿濫」,他的「蔡式哲學」,就是不買破損、來路不明、重複樣式,無論幾百元或萬元的花磚買來後,都要仔細整理、裝框護褙。為深入了解,他也買書研究,連老婆都受影響,「買再多也不會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