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住南部的侄兒要結婚,當長輩的我一定得參加。想起鞋子已舊,該換雙新鞋,正好有家本土新品牌上市,那天下班路過,走進門市,看到高處陳列一雙黑色皮鞋,式樣不錯,很合我意,看看標價「三百元」也很便宜,請小姐拿來看看,「一見鍾情」,打包時才發現是「三千元」,原來剛才老花眼,少看一個「○」把「三千元」看成「三百元」。
糟了!搜遍全身只有二千五百元,怎麼辦?都已打包,小姐見我一臉尷尬,欲言又止。我告知實情,問她能否打折少算,以後介紹更多人來買。小姐說,新產品上市不二價。我說那就抱歉了!掉頭想走。
小姐看到我失望的樣子,又得知我要參加侄兒婚禮,叫住我,主動說,我用員工價算你二千五,下不為例。
我又高興又感激,歡歡喜喜拿著新鞋,付了錢。也喜氣洋洋參加侄兒婚禮,許多賓客都稱讚我的鞋子好看,還問我在哪買的?我當然老實告知,還把買鞋的經過當糗事講,大家笑成一團。
經過多年,這雙擺在木箱的新鞋已變舊鞋,但因捨不得穿,只在重要場合亮相,如今還滿新的。做生意賺錢天經地義,尤其是店員,老闆怎麼規定,就要怎麼執行,這位伶俐的女店員卻能「求變求通」,去除客人的尷尬,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怎不教人感動!,事隔數十年,還念念不忘。
(本專欄歡迎讀者投稿,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戶籍地址、通訊地址、郵局或銀行帳號、聯絡電話,mail至mtnart12@merit-times.com.tw,讓我們一起點亮社會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