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赴美? 續留中國? -- 陳光誠事件 陸美可能很快協議

 |2012.05.01
6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成功逃脫軟禁,受到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保護,據曾在北京與陳光誠接觸的另一位維權人士胡佳表示,陳光誠並未向美方要求政治庇護,而是想要留在中國繼續為人權奮鬥。

但陳光誠想留在中國的願望恐怕無法實現。美國人權組織「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以及人權觀察組織香港辦公室的高級亞洲研究員林偉(Nicholas Bequelin)均指出,問題在於中國政府能不能滿足陳光誠的基本要求。

陳光誠逃脫後公開呼籲中國總理溫家寶依法處理多次對他本人以及家人施暴的人、保護他的家人、結束中國腐敗等三項訴求。

林偉說,如果能夠滿足這些要求,陳光誠還是想留在中國。但中國領導人不可能接受陳光誠這樣著名異議人士的要求,而陳光誠也不太可能接受中國當局提出的任何協議。

林偉表示:「如果留下意味著繼續被軟禁,陳光誠絕對不會留下來。在中國,軟禁可以持續一生」。

報導指出,華盛頓方面了解,如果迫於中國的壓力而把陳光誠交還給中方,將在美國和全球受到輿論撻伐。美國面臨選舉年,歐巴馬總統尤其必須小心處理。

中美可能達成妥協,美方要求在逃脫過程中受傷的陳光誠赴美國治療,比照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到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的方勵之處理。被送往美國的可能人士包括陳光誠的母親、妻子和女兒;她們目前都在山東老家,住處遭公安包圍,和外界失聯。

傅希秋則向自由亞洲電台指出,「如果中國領導人拒絕接受陳光誠的要求,流亡也是一個選擇。」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對陳光誠事件採取私下祕密處理方式,一概拒絕回答任何有關提問。一名美國匿名高官說,中國高層四月二十九日特地開會,以便在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始前,制定出對陳光誠事件的回應與對策。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定四月三十日晚離開華盛頓飛往北京,本周四(五月三日)她將與財政部長蓋特納率領美國代表團與大陸國務委員戴秉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舉行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