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奶奶認為我應該學習煮飯、煮菜、打理家務,於是我開始接受奶奶及母親的教導,學習烹飪,以應付母親不在家時可以為家人打點三餐。
當時,是在被逼的情況下學習,所以心裡認為只要家人三餐溫飽就可以了,不會刻意講究,也沒有全心全意的「給」家人,只是隨便煮個四菜一湯,草草了事。
我就這樣馬虎,直到進入東禪佛教學院以後,才知道要煮出真正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沒那麼簡單,端看烹飪的當下,是否有一顆真誠的供養心、有沒有「給」的精神。那時我才知道,為何母親能煮出一道道香噴噴的佳餚給家人享用。
因為在東禪佛教學院上過烹飪課,再加上叢林學院老師的叮嚀,因此今年過年期間負責炒麵時,我沒有隨便了事。記得老師說:「煮雖然簡單,但要煮出一道讓人接受,並且吃了以後會想再來吃的食物確實不簡單,但只要肯用心學習,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及指導,肯定有進步的空間。」
炒麵雖然是簡單的烹飪,但要炒得夠味、炒得色香味俱全,也沒那麼容易,要看當下是懷著怎樣的心去炒。剛開始,我睜大眼睛看著負責的老師如何炒,輪到自己下手時,我不斷揣摩該如何炒,才能炒得色香味俱全。除此以外,只要老師或義工的意見,我都學會一一接受及改變,不堅持自己的做法或想法,果然學到很多。
這一次負責炒麵,確實讓我改變了許多看法及做法,也讓我在烹飪上有所進步。希望接下來的日子,還有機會學習更多的烹飪方法,讓自己的廚藝更有進步,以供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