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間佛教 復旦遊學團訪佛光山

曾應鐘、陳璿宇 |2012.04.17
1401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中)與復旦大學遊學團交流座談,復旦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鄭召利(左)與班長成曉紅(右)贈結緣品。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曾應鐘、陳璿宇大樹報導】復旦大學師生十五人,十二日由哲學院副院長鄭召利帶領來台,一下飛機,馬上前往佛光山遊學,他們首先在麻竹園聽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院長永固法師闡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一生,十四日於麻竹園雙圓堂,與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交流座談,並體驗抄經、過堂、禪修,讓復旦大學遊學團成員體會人間佛教的精神。

復旦大學師生十二日麻竹園聽永固法師闡述星雲大師一生弘法經歷,強調「星雲大師一生守承諾、禮佛、敬他、無我才造就今天的佛光山」。

星雲大師在南京棲霞山出家,一九四八年,二十三歲的大師在智勇法師號召下,組織僧侶救難隊到台灣,行前智勇突然不克前往,大師為守承諾決定代智勇法師前往。在基隆港上岸後,由部隊協助各項工作,當時有位將軍看中大師,要大師還俗當他的女婿,同時告訴大師,他所擁有的,將來都是大師的,但是大師拒絕,並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到中壢圓光寺安居,情願每天為大眾寫信,挑六百桶水供大眾使用。

一九六二年,大師在宜蘭成立念佛會,一九六五年在高雄壽山寺成立佛學院,當時準備在澄清湖購地增建佛學院,簽約前有位弟子告訴大師,澄清湖的位置很好,蔣總統南巡時可以「順便」拜佛,大師一聽「順便」的話語,突然決定不要澄清湖這塊土地,於是他找到大家都不看好的荒山、竹林,建設成現今的佛光山,要蔣總統「專程」前來佛光山禮佛。

慧傳法師也與師生談及「為什麼星雲大師要弘揚人間佛教?」指出佛光山雖然繼承臨濟宗的法脈,但是一處提倡「八宗兼弘」的道場。星雲大師受太虛大師佛教改革的影響,想恢復佛陀時代的佛教,因為大師認為佛教對於生活、人生是有很大的幫助,並為人間佛教下了一個定義「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強調人若能常行三好、四給、五和,心就是善美的、淨化的,就如同佛陀一樣。

「佛光山對我們來講,是嚮往已久的中心,它不僅是道場,而且是佛教聖地。」復旦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鄭召利感謝地說,佛光山細膩地安排三天活動,讓成員明白佛法應用在生活的深度內涵,連食衣住行也都充滿佛法。他期望大陸進一步開放自由行,會有更多愛好佛學者,再次來到佛光山遊學參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