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包容

 |2006.09.19
770觀看次
字級

天主教教宗日前在德國演說時,引述十四世紀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皇帝曼努埃爾二世對伊斯蘭教的批評,不料引發全球穆斯林的憤怒,為此,教宗十七日在每周例行奉告祈禱中說:「我演說的部分內容,在若干國家引起冒犯穆斯林的反應,我對此深感遺憾。」但是明顯的,教宗此一遺憾並沒有平息全球穆斯林的怒火。

我們不介入此事,也不論斷是非,只是呼籲,二十一世紀一個明顯的趨勢,就帶必須各宗教攜手共融,找尋彼此共同價值觀,才能成為引導世界和平的希望。而各宗教要能共容,關鍵在彼此「包容、無我、平等、慈悲」這八個字上,宗教不要排他,尊重才能相互包容;教派不要內鬥,對外才能發揮力量;彼此不要執著,無我才能共創和;人我不要對立,慈悲才能促進和平。

我們更要指陳,暴力絕非宗教的內核,所有正信宗教的靈魂都是愛與和平,伊朗全國的伊斯蘭宗教學校停課以示抗議,摩洛哥召回駐教廷大使表示抗議,巴基斯坦也召見教廷大使關切,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已發生七座天主教教堂遭巴勒斯坦民眾攻擊,甚至一名義大利修女在索馬利亞遇害,被懷疑與教宗言論風波有關,就令人痛心。

懂得慈悲就會拒絕暴力,懂得包容無我就不會發生暴力;也以「包容、無我、平等、慈悲」這八個字與挺扁倒扁民眾相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