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匯豐銀行昨日發布二○一二年第一季度「新興市場指數」(EMI)表示,隨著製造業恢復增長和服務業持續擴張,新興市場的整體產出創下三個季度以來最大增幅。
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簡世勛表示,面對其他歐盟市場更為惡化的市況,新興經濟體顯現出相對的「免疫力」。
EMI是加權綜合指數,數據覆蓋的經濟體包括捷克、香港、以色列、墨西哥、波蘭、新加坡、南非、南韓、台灣、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這項調查涵蓋逾五千八百家樣本公司的經營狀況。
今年第一季的EMI從上季的五十二點四升至五十三點四。匯豐指出,這主要得益於服務業的持續擴張,並創下三季度最高增速,同期製造業也得到九個月以來首度增長,但增速不大。
今年首季,金磚四國中僅中國的製造業生產下降;印度的產出增長創三季度新高;巴西則是去年第二季以來首次恢復增長;俄羅斯相對遜色,其產出增速放緩,接近去年第三季度創下的九季低點。
簡世勛分析說,許多新興經濟體的人均收入仍遠低於發達國家,經濟上要趕上發達國家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意味著依靠持續的城市化進程,加上生產力隨全球融資渠道的改善而上升,新興經濟體的增速應會繼續大幅領先西方國家。
此外,新興經濟體在政策方面還享有更大靈活性,簡世勛說:「目前美國和歐洲已降息至接近零利率水準,與日本當年的情形相仿。與此相反,新興經濟體仍有很多『法寶』尚未使用,包括減息、降低存準率,甚至如有必要,可以啟動財政刺激措施。」
不過他也同時指出,新興經濟體在化解增長不足的同時,還需防範通貨膨脹過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