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深戴玉琴喜當義工 導覽佛館

林洛瀅 |2012.04.11
2869觀看次
字級
資深媒體人趙大深、導演戴玉琴伉儷化身一日義工,為親友導覽佛館。圖為戴玉琴(左二)於宗史館,講述星雲大師的故事。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演藝圈資深製作人趙大深、導演戴玉琴伉儷,七、八日首次陪同三十四位親友參訪佛館,導演戴玉琴沿路不停講述佛教故事,生動活潑地傳達佛教精隨,讓親友認識佛館,了解「學佛原來沒有門檻。」

「這就是大師的書桌,沒有抽屜,凡是辦理公務、會議都在這張桌子,師父口袋裡沒有錢,只有衛生紙,這就是大師節儉的性格。」戴玉琴在宗史館裡,介紹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書桌特色,至於如何做一位佛光人?藉由戴玉琴的導覽,佛光山的宗風理念,讓人一覽無遺。

戴玉琴分享友人在佛館本館玉佛殿參訪時,恰巧看見四位天主教修女在抄寫《佛光菜根譚》,當時的畫面,讓友人內心非常震撼地說:「原來佛教的心胸,竟然是如此寬大。」

行程中,許多親友高興地分享看法,曾走過凡爾賽宮及其他國外知名景點的沈逢燕,讚歎佛館建築可媲美世界建築。另一位友人何頭也說:「親近佛祖不困難,而且很自在。」佛館如同博物館一般,對於佛光山所展示的佛教文物,他更興奮地說:「原來佛教文物世界,竟然是如此精采。」

戴玉琴的二哥戴興邦對佛館夜晚的寧靜,印象最深刻;本身無任何宗教信仰的他,感受到佛館不但建築宏偉,內部設計更貼心地以方便民眾為主,無形之中對佛教產生好感,他說:「先聽佛館的介紹,便會認識佛教,最後也就不排斥了。」他還表示,4D動畫很生活化,更強調「動畫內容,若能讓小孩不感到害怕,那就表示非常成功。」一路走來,戴興邦從未發現任何逼迫信仰佛教的氛圍,只是不斷的「認識」,他說:「兩天以來,也逐漸重新認識佛教,至少現在不會去排斥,亦比較能接受。」

趙大深也表示,當初因星雲大師一句話:「願不願意來當義工?」他一句承諾:「依教奉行!」至今三年不變,與佛結緣後,始終秉持「常住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信念。

「佛館是一個容易與大眾結緣的地方,希望親友感受佛陀其實離我們很近。」趙大深談到,星雲大師發願建設佛館,但佛教並非只是拜拜、點燈而已,透過各種介紹的潛移默化,為大眾打開認識佛教之門,更希望親友能百聞不如一見,從中找尋自己相應的契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