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五日公布《世界都市化展望報告》修訂版指出,未來四十年都市人口將增加二十六億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六在亞洲和非洲。印度、中國、奈及利亞、美國以及印尼將成為都市人口增加最多的國家,引發就業、住宅、能源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挑戰。
報告預測,到二○五○年,亞洲都市人口將從十九億人暴增至三十三億人,非洲則從四億一千四百萬人增至十二億人。
印度的都市將增加四億九千七百萬人,使總人口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中國的都市將增加三億四千一百萬人,總人口增加四分之一。奈及利亞的都市預期將增加兩億人,總人口比現在加倍。美國的都市將增加一億三百萬人,總人口增加三分之一。印尼的都市將增加九千兩百萬人,總人口增加百分之三十八。
「里約+20會議」(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六月底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聯合國特地在會前公布都市人口的新預測,以呼籲全球領袖在會中提出建立永續都市的具體計畫。
聯合國發表聲明說,目前世界七十億人口中,有一半住在都市中,都市是最直接感受移民、全球化、經濟發展、社會不平等、環境汙染和氣候變遷壓力的地方,但都市同時也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和創新中心,許多全球問題的解決之道都在都市中進行試驗。
聯合國指出,二○一一年有四百五十個都市的人口超過一百萬人,其中六成、總人口八億九千萬人位在容易發生地震、洪水的地區,應注意人口集中在天災地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