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因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而癱瘓多年的物理學家霍金,最近參與iBrain實驗,頭戴式的腦波儀,可記錄腦波變化。發明人羅伊表示,此隨身型裝置不必受限於實驗室,可方便的在各種環境,研究睡眠及中樞神經相關疾病。
現年七十歲的霍金擁有出類拔萃的頭腦,但失去語言能力,也無法打字,必須靠臉頰微小抽動來溝通,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對象,羅伊研究小組特別前往英國劍橋霍金的辦公室。
羅伊說:「我們希望測試霍金能否用思想來形成一致、且可重複的模式,讓電腦轉換為文字或指令。」未來並可望能解讀霍金的念頭,目前研究人員已確定,霍金在假想握拳等動作時,腦波訊號的確出現變化。
iBrain是羅伊二○○七年的發明,並在加州創立NeuroVigil公司。他研發出一種演算法,使用單一頻率,接收腦電波訊號,而能畫分出睡眠周期的不同階段或進行一般活動時的腦波。
NeuroVigil公司並和製藥公司合作,以iBrain在臨床實驗監視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藥效,羅伊計畫用相關數據,找到神經疾病的腦波特徵,進而能預防艾茲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