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涵 |2012.04.04
1097觀看次
字級

喜歡看海,常常凝目神馳,忘了時間,如今,對海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感,很難描述看海的心情,也一直想找出喜歡海的緣由,是否它的顏色氣味看似無盡的多變,或是它的一波又一波的浪聲,讓人覺得難以捉摸,有時平靜的如絲絨,就像雲彩的多變,「來似行雲去如風」,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我要拍婚紗一定要在海邊跟我最喜歡的海成為一生最美的風景。

記得國小開始學游泳,愛看童話的我總幻想自己是人魚,即便最後成為泡沫,或想像自己那時總在室外,不管晴雨地任由日晒葉落,或是自己好像是浦島太郎去龍宮,上岸又是不同世界;可惜我不會潛水,不能體悟海底的奧妙,礁石的美麗,被生物包圍的感覺,只能去海洋館體會海底隧道的人工的假象。

記得剛去海邊時我總專心地挑揀貝殼,有時拿來聽它的聲音,想像海在對我低喃它的心事,撿著細沙,彷彿沙可以餵養貝殼般的把它裝著回家;聽媽媽說我三歲時,爸爸想教我去游泳,結果一個大浪襲來,爸爸為了救我,丟掉一副眼鏡。

第一次對海的印象是高職時一起去老梅那邊烤肉看海,那時,沙岸細軟,我赤著腳讓浪波衝擊著我,有時浪退可見風陵石,上面有著海菜,聽說摘採洗淨後可以食用,海的衝擊下讓原本尖銳的玻璃石頭都去了鋒利;那時,常在想要是住在海邊就可以天天看海了。後來,住在海邊的朋友說,海邊容易受潮,冬冷夏熱,要不是經濟因素也不會住在海邊。

跟著同學去和平島,沙岸跟岩岸終究有所區別,看著她們輕鬆的爬在最高處看浪,我一手拿傘一手扶著,膽顫心驚的爬到中間進退不得,體育平衡不好的我,只盼她們回頭救我,後來總算是爬上去了,在高處看著浪,一波又一波狠狠的衝擊石岸,我不禁一時興起的背起:「大江東去,浪淘盡……」也不知道看了多久,三個人都彷彿被海迷住了,最後我終於開口說,妳們肚子不餓嗎?才下岸去,往下看還有許多海蟑螂,那時帽子被風一吹,同學為了撿帽看得我膽顫心驚,最後,我的涼鞋也在這次的旅途中夭折,只能買拖鞋回家。

海的千萬姿態就這樣從北海岸基隆桃園花蓮看到大陸的平潭,那鹹溼的氣味,有些蚵仔腐敗的氣息,或者碳烤的味道,或是沙岸上漂流的不知明物,都不受海岸拘限,有時怒吼洶湧,有時柔美低語,漂漂潮浪,讓我想起海上生明月的張若虛,有時又聚化無形,彷彿被石頭給吸收,不知道是浪打石還是石吸浪,千年萬年的無盡,看似不變卻一直變化的海。最喜歡看著天空跟海融為一體無邊無盡的樣貌,海天一線的滄海桑田,包容了許許多多的過去,夕陽要來時,那烈日成為淡淡的暮色,可以看著一個橘紅色的火球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線下,最後從一顆變成半顆成為一抹霞色,直至黑色,燈光取代了自然。

魯迅曾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看海時常常有這種感覺,那些我無法掌控的潮浪變化,只能袖手,完全無力於它;黑格爾說:「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海不也是一個?潮起潮落每個生滅,何嘗不是一個世界?

海,便是如此,在時間不斷的推移中,總是默默的看著一切,而我們已逝的不可追,今天的海絕對與昨天的不同,但是只要天在,日在,海就會一直默默的等待著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