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證券交易所得稅是否開徵,近日來引起股票市場動盪,財政部長劉憶如昨天表示,財政健全小組的二十二場地方分區座談規畫在三個月內完成,對於資本利得稅當中的證所稅,財政部會先提出背景說明,希望減少市場不必要或錯誤的猜測,第一場討論預計本周在台北舉行,希望一個月內定案。
財政健全小組上周決定將「資本利得稅」列為稅改優先選項,引發市場動盪,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邀請財政部就「資本利得稅之影響」做專案報告。劉憶如說,財政健全小組將在三個月內完成討論,再交由財政部提出具體修法法案,送交行政院。
財政部之前曾宣示,將在九月推出第一個稅改方案,但立委砲轟證所稅像「癌細胞末期」,若拖到九月,「股市投資人還要被凌遲五個月」。
劉憶如說,資本利得稅含證券及土地、房屋所得。目前各縣市較有意願是討論土地、房屋資本利得,至於證券部分因為只在台北市討論,可以較快出爐,絕對不會等到九月,本周或下周就會召開第一場稅改會議,並討論證所稅,將盡量縮短研議時間,一個月內一定會定案。
對於證所稅是否一定會開徵?劉憶如只承諾「一定不會維持現狀」,她同意立委所說「未來改革後,證交跟證所稅不能比現狀少」;像王品這樣的IPO股票所得稅的課徵,也會納入檢討。
若開徵證所稅,立委質疑是否可能重演當年股市暴跌情景,劉憶如強調,不會發生當初狀況,因為環境不同,當時散戶九成,很多股市大戶,且只有一百多檔上市股票,現在股市健全度遠遠超過當年。
劉憶如表示,資本利得一定會考量「租稅公平」、「政府稅收」、「市場安定及流動性」及「國際競爭力」等問題。財政健全小組第一步希望釐清台灣二十幾年來,有哪些「資本利得稅」的「小路」已具有資本利得原則;第二步除了對市場影響盡量減小,也要重視稅收穩定;第三步則是參考韓國、新加坡等鄰國做法。
至於土地資本利得部分,劉憶如說,目前名義上是沒有,但土增稅性質是接近,一定也要通盤檢討。
至於衛生署長上周曾拜會財政部,會後傳出部長劉憶如反對二代健保,劉憶如澄清表示,沒有反對二代健保,但對於股票股利所得納入補充保費,技術上還要再釐清,如股利利息所得要課,股票交易所得不課,這樣有些問題。對於衛生署希望財政部幫忙收保費,劉憶如也說「實務上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