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王梃萱大樹報導】佛光山十七、十八日持續培訓菩薩義工,一百二十位學員分知賓、展館、導覽、行堂典座與接駁車組等組別上課及實務演練,努力學習當個稱職的義工。
佛光山開山大師特助慈惠法師教授「義工與常住之關係」,說明「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精神;慈惠法師也讚歎義工服務是行菩薩道之典範,並舉某位校長初次來山當義工,即被分派掃廁所之實例,說明義工服務時的觀念,遇境轉念與配合度的重要性。他提醒義工,應帶著歡喜心、堅定信仰,運用佛法來處理境界,懂得放下,自然能轉境。常住的義工是整個佛光山僧團的義工,是為常住而來的;慈惠法師勉勵菩薩義工,無論身在何處、遇人遇事,隨時都要給人一點善因緣,因為因緣不可思議。
了解設施 規畫導覽動線
佛陀紀念館副館長如常法師講解「佛陀紀念館簡介」,分享佛館本館最值得介紹的區域、有限時間內如何規畫導覽動線的專業內容。而知賓、展館、導覽組別,由佛館展覽資料組主任妙文法師介紹本館各樓平面配置圖及設備功能,並指導導覽動線規畫、時間安排;妙文法師強調,服務人員當清楚知道用餐區、茶水間、電梯、淨房、服務台等分布所在。
洪婉如老師及佛光小姐黃珮茹指導「知賓之威儀」,說明星雲大師曾說「威儀代表教養,威儀可以說教、威儀可獲得尊敬」,並實際演練奉茶、加茶、收茶杯,走路姿態等服務。學員打趣說,好像是模特兒的禮儀訓練,讓大家提升素質又受用。
行堂典座組由佛館覺威法師講授「包便當流程與實務」與「基本常識」,還介紹星雲大師之便當十菜;寺務監院室有貴法師帶著接駁車組人員,實地操演安全駕駛技巧。各組課程豐富詳盡。
處處學問 一窺修行堂奧
行堂典座組義工韓麗惠分享,參與研習方知星雲大師所說「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及「集體創作」之意涵;包便當從不知從何下手,到熟練,相當辛苦、繁瑣,是一門大學問,希望以後有更多的學習與服務的機會。
知賓組義工張秋香表示,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有修沒修靠威儀,她發願常做不請之友,以親切歡喜,接引新進與大眾。展覽組義工家慶分享學佛因緣,當義工參與實地導覽,不但帶給人歡喜,自己也有成就感。導覽組義工吳少華表示,明白過去學習之不足,希望往後能有更深入的學習專業領域的機會,能有所發揮與貢獻。接駁車組義工李基宏尚在就學,是此次研習最年輕者,他說收穫頗多,除了明白佛門作息、了解佛光山宗風外,講師指導巨細靡遺,像是進入大家庭般溫馨,預計寒暑假可來山服務。
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主持結業式,頒發結業證書。慧傳法師以多聞第一之阿難尊者成就阿羅漢的事例,說明此次課程安排解門與行門並重,而實際讓各組人員實習,方可一窺堂奧。他強調為大眾服務即是修行;只搬桌椅,不搬是非,「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鼓勵學員,拜觀音、求觀音,不如自己作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