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寶塔寺登場-- 求觀音、拜觀音 不如自己做觀音

涂順龍 |2012.03.13
110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涂順龍桃園報導】二○一二年人間閱讀研討會「經典人生」十一日在佛光山寶塔寺登場,近七百位來自桃、竹苗區、花蓮月光寺與岡山禪淨中心的愛書人,共同研讀星雲大師所著《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向觀音菩薩看齊。

讀書會講師石娟娟主持論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蘭陽別院住持永光法師、弘講師永文法師,針對《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發表個人的修持方法、經驗,分享如何把〈普門品〉應用日常生活上,甚至在遇到困難時,祈求觀世音菩薩給予力量。

永文法師說,觀世音菩薩可說是慈悲與智慧的化身,要行慈悲,一定要學習〈普門品〉所說「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最大的慈悲就是幫助眾生,學習菩薩的施無畏,自然能開啟自己的善性與智慧,「因為慈悲就是觀音的符號,菩薩就是你我的符號」。

永光法師在論壇中說:「我出家數十年學到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與勇猛力。」他分享在派住菲律賓道場期間,遇到前所未有的災難,整天忙著賑災,又遇到有村民擾亂佛殿,最後在人單力薄之下,憑著對菩薩的信心,誠心祈求觀世音菩薩,終能克服難關,甚至遇到槍響都能以無畏之心,淡然處之,永光法師說:「所以《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不但能幫我們去除內心貪嗔痴三毒,也可以在經典裡學到自我管理」。

覺培法師也提醒大家多讀經典,並在生活中實踐,就像《普門品》所說「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要認識生命最快的方法就是從經典裡去尋找,把經典融入生活,自然不斷地去認識生命,而獲得人生幸福。

另外,法寶寺住持妙兆法師主持「經典與生活座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朱唐妹、桃竹苗區協會長張清川、區協會副會長陳彩萍、讀書會講師林萬全參與座談,分享學佛後把經典運用在生活中的經驗,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