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涂順龍桃園報導】二○一二年人間閱讀研討會「經典人生」十一日在佛光山寶塔寺登場,近七百位來自桃、竹苗區、花蓮月光寺與岡山禪淨中心的愛書人,共同研讀星雲大師所著《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向觀音菩薩看齊。
讀書會講師石娟娟主持論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蘭陽別院住持永光法師、弘講師永文法師,針對《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發表個人的修持方法、經驗,分享如何把〈普門品〉應用日常生活上,甚至在遇到困難時,祈求觀世音菩薩給予力量。
永文法師說,觀世音菩薩可說是慈悲與智慧的化身,要行慈悲,一定要學習〈普門品〉所說「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最大的慈悲就是幫助眾生,學習菩薩的施無畏,自然能開啟自己的善性與智慧,「因為慈悲就是觀音的符號,菩薩就是你我的符號」。
永光法師在論壇中說:「我出家數十年學到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與勇猛力。」他分享在派住菲律賓道場期間,遇到前所未有的災難,整天忙著賑災,又遇到有村民擾亂佛殿,最後在人單力薄之下,憑著對菩薩的信心,誠心祈求觀世音菩薩,終能克服難關,甚至遇到槍響都能以無畏之心,淡然處之,永光法師說:「所以《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不但能幫我們去除內心貪嗔痴三毒,也可以在經典裡學到自我管理」。
覺培法師也提醒大家多讀經典,並在生活中實踐,就像《普門品》所說「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要認識生命最快的方法就是從經典裡去尋找,把經典融入生活,自然不斷地去認識生命,而獲得人生幸福。
另外,法寶寺住持妙兆法師主持「經典與生活座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朱唐妹、桃竹苗區協會長張清川、區協會副會長陳彩萍、讀書會講師林萬全參與座談,分享學佛後把經典運用在生活中的經驗,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