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溪溫泉變冷 學者盼有效管制

 |2012.03.11
261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宜蘭訊】雪隧開通,宜蘭成了台北後花園,商機與人潮,讓礁溪溫泉用量激增,學者調查,溫泉熱度比十年前降低了十度,指這是大自然強烈「警訊」,再不有效管制,礁溪溫泉可能「沒有明天!」

雪隧開通後,礁溪吸引龐大觀光人潮,也帶動「移居」熱,集合住宅大樓一棟棟蓋起來,飯店、旅館、SPA前多出許多。

關心環保的學者,目睹早年湯圍溝自然湧出大量溫泉,整區白煙裊繞的景象不再,憂心忡忡。國立宜蘭大學人文管理學院院長張智欽,十年前就建議溫泉要總量管制,被罵臭頭。他感慨表示,「以前丈人家熱水浴就是溫泉,現在水溫只剩三十幾度,已改裝熱水器。」

張智欽從斷層線、降雨量和入滲量,算出礁溪溫泉的安全使用量,每天為一萬四千三百二十六噸。十年了,他建議要總量管制的呼籲,幾乎已被遺忘。

宜蘭大學助理教授江協堂,二○○八年起在礁溪溫泉核心區的湯圍溝上游、下游井口做溫度監測,統計到二○一○年發現,五十公尺深水井,水溫維持五十二度變化不大,但是二十五公尺井水溫度則直線下降到四十度。

江協堂分析,很可能是淺層的溫泉大量被使用,超出容許,泉溫無法自然回復;也可能是可補充的溫泉來源減少,以致冷水入侵,造成泉溫下降。他表示「礁溪溫泉再不好好管理,未來可能沒有明天。」

學界的沈痛呼籲,溫泉法實施緩衝期一延再延,明年七月才上路,法令「空窗期」,讓業者心存觀望。快速發展中礁溪溫泉,少了管制的「節流閥」,還能撐多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