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我和好友小莉帶著小孩到公園散步,突然她小四的女兒對她說:「媽,爸爸怎麼都好冷漠,他如果再這樣,我根本都不想跟他說話。」我聽了心裡很不捨。
小莉的先生每晚下班回家,不是拿著遙控器便是盯著電腦,有時與小孩子玩個十幾分鐘,便嫌小孩太吵而發脾氣。假日睡到中午,大部分的時間仍是在電腦與電視前度過。小莉若是要打掃,請他帶小孩出去散散步,他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嘴臉;每次散步也絕不會超過半個小時,因為女兒和小二的兒子也不喜歡跟他一起出門。
小莉最不能忍受的是,在學校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異的女兒,每次拿作品或成績給先生看時,他總是不耐煩的回應著:「哦!」「嗯!」「好啦!好啦!」女兒若要分享學校的事情,不是「妳很囉嗦!」就是「跟媽媽說就好了!」小莉真不懂要先生說一句稱讚或鼓勵女兒的話有那麼難嗎?而且跟女兒說個話也不會占用他多少時間。
小莉女兒還問她:「我是爸爸的女兒耶!我也不是多差,他為什麼一句稱讚的話都不肯對我說?」
小莉不只一次與先生溝通過,但先生認為,他賺錢養家已經夠累、夠辛苦了,哪有精神再管小孩的事情。他們夫妻倆也常因教養觀念不同而多次起爭執。
一句讚美的話、一個親切笑容,或一個溫暖的擁抱,是小孩學習過程中很大的能量來源,不該以累為由,疏於陪伴或吝於正面回應,而造成親子間的疏離!我們大人都需要別人的鼓勵與稱讚,更何況是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