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體長不到一公分的「正小磨虎」(Trimmatom nanus),只有一丁點大,是世界最小的珊瑚礁底棲魚類,最近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首度被發現,且游到東沙,也創下分布最北的紀錄。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海洋大學教授陳義雄,帶領研究團隊在東沙外環礁潛水調查,在珊瑚礁洞內,發現幾尾正小磨虎,很驚奇。
正小磨虎身體呈半透明偏橘色,體側有十二條深橘色橫帶分布,一九八一年才被發現的罕見魚類,主要分布在西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長莊正賢表示,正小磨虎是世上第二小的魚類,成熟的雌魚只有九毫米,最大不超過十毫米,只大於印尼蘇門答臘沼澤區發現的淡水魚「露比精靈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