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寶箱】 喝一杯,真的沒關係?

文/黃建勳 |2012.02.24
1145觀看次
字級

文/黃建勳

許多人喜歡小酌一杯,或是享受三五好友齊聚飲酒的樂趣。英國衛生專家提出警告:英格蘭和威爾斯未來二十年,因喝酒提早死亡的人數,恐怕會超過二十萬人,光是喝酒引發的肝臟疾病,就占了可預防死因的三分之一。

有些人聽說喝酒可保護心臟,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其實,這樣的研究發現只限於紅葡萄酒,主要是其中含有抗氧化劑白藜蘆醇等成分。白藜蘆醇在製造紅酒的葡萄中含量豐富,多存在於葡萄皮上,透過浸漬和發酵進入酒中。

哈佛醫學院的辛克萊等人在小白鼠的實驗發現,白藜蘆醇可提升延年益壽的酵素。不過要從紅酒中攝取達到足以抗老延年的劑量,需飲千瓶以上紅酒。

醫界並不主張靠喝紅酒延年益壽;紅酒所含的酒精攝取過量,可能對肝臟造成危害。醫師建議,常吃葡萄連皮或喝天然葡萄汁,比喝紅酒更健康。

紅酒並非人人適合飲用,有些人喝了會頭痛,因酒精及紅酒含「生物胺」,它們是紅酒釀製過程的產物。紅酒所含的胺類物質還可能誘發高血壓或心跳加速;對高血壓、心臟病、或糖尿病患者而言,紅酒對身體的害處大於好處。

前皇家醫學院院長季爾莫在醫學期刊《刺胳針》發表的報告中警告:喝酒死亡原因包括意外、暴力和自殺,以及高血壓、中風、心臟病及癌症等慢性疾病,政府有能力採取行動,解決民眾喝酒衍生的問題。

在虐童、對親人施暴、自殺或暴力行為中,飲酒占了二至八成案例。英國阿伯瑞特威斯城在實施禁酒令後,相關犯罪降低百分之十五;美國新墨西哥的研究也證實,周日禁售酒類,交通事故及意外傷亡人數均可顯著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發現:提高酒稅、縮短賣酒天數、限制賣酒時數、提高合法飲酒年齡等政策,確能有效減少酒品危害。對個人健康而言,一旦停止喝酒,大腦再生能力和功能都會增強,酒精性肝炎可望康復,喝酒導致的失眠、胃炎、營養不良、性功能障礙等也能大幅改善。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