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的代價》一書作者威西格葉傑克森卡古里,透過一顆小石頭開啟夢想,創立「奈卡愛滋孤兒學校」,翻轉許多烏干達兒童貧困、無望的生命。
烏干達是貧窮落後的國家,早年連一所像樣的學校都沒有,學童坐在地上聽課,趴在地上寫功課,最好的課桌椅是樹幹,學生往往為了搶好位子,爭得面紅耳赤。書本很少,學童很久才能輪到自己瀏覽課本,常常搶成一團。
在富裕的國度,學生逃家,往往導致輟學,但威西格葉傑克森卡古里逃家,卻是為了到學校旁聽,被父親痛打一頓。烏干達父母不希望孩子上學「浪費時間」,希望孩子撿殘菜野果,幫助家計。
知識就是力量,威西格葉傑克森卡古里歷盡千辛萬苦求知,才有機會到美國讀大學,並闖出一片天。有了成就,他念念不望自己的國家,一心一意想要回饋鄉里,辦教育讓孩子讀書,脫貧脫困。
他用石頭,在赤貧的村落創立「奈卡愛滋孤兒學校」,一方面傳播知識,一方面教育村民預防要命的愛滋病,有很好的成果。《石頭的代價》就是刻畫這個動人的經過。
感恩、回饋、布施是人必要的情操,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盡力而為,社會才會愈來愈美好,《石頭的代價》是否給你啟示與靈感,讓人生更有意義?(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