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台北萬華刈包小販陳榮吉,掏腰包辦了八十五桌「愛心街友宴」,上千名街友吃好料,享受關懷的暖意。高雄小港川津海鮮餐廳老闆洪水珍則發放五百個愛心餐,鼓舞街友,希望讓街友知道,社會沒忘了他們,要勇敢站起來。南北呼應,讓台灣社會暖烘烘。
「刈包吉」是小吃生意人,「水珍伯」則已退休,卻都慷慨對社會的失意者散播溫暖。飽餐一頓,對一般人也許「無感」,但年節時分,對無家可歸的人卻是能量的來源,讓他們覺得沒被社會遺忘。
刈包吉和水珍伯都從自身出發,以扶助街友為職志,照顧角落遊民,填補政府不足。善念有感染力,義行可召喚義行。刈包吉的街友宴,吸引許多藝人和熱心人士響應。水珍伯的愛心餐,不僅變成每周定期布施,更號召兩百名親友捐款共襄盛舉,愛心網絡愈來愈大。
刈包吉和水珍伯的義行,由「我」擴大到「我們」,人人行善,事事參與,讓寒冬的社會突然溫暖起來。社會多幾個「刈包吉」、「水珍伯」,多幾個「刈包吉們」、「水珍伯們」,就可融冰解凍,讓春天提早來臨。
(加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