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郭源治這次把回饋台灣基層棒球的第一步放在高一投手,但受教球員回到各自母隊要如何延續,他表示,之後會找機會與基層教練進行座談會,大家溝通觀念,期能以因才施教方式對待不同的選手。
針對延續球員們建立正確棒球觀念的問題,棒協投入相當多人力編制的棒球教科書,這個月就會完成。
棒協技術委員會主委林華韋表示,屆時會發送書籍與光碟給基層教練,並且遴選二十八位種子教練,在北中南東與離島共四個區域巡迴講習,期待台灣棒球界從下到上在各項技術與觀念方面能趨於一致。
工程相當浩大的棒球教科書,集結國內知名棒球人的專業看法,負責投手部分的是郭泰源、謝長亨與鍾宇政,捕手為李來發與曾智偵,內野手為葉志仙與陳進財,陳威成負責外野與跑壘,打擊為楊清瓏與龔榮堂等人。
林華韋表示,大家開會至少十次以上,互相交換意見,一再針對技術細節進行討論,再請示範球員把每個動作拍在光碟內。據了解,這本棒球教科書內容還涵蓋了心理、營養與運動防護等部分,堪稱是棒球百科全書。
完成了最困難的著書過程,接下來就是遴選種子教練。林華韋強調,除了基本的技術層面,還要注重表達的口語能力與品德,人選會朝年輕化的方向走。
不過,林華韋也強調,要讓棒球界的觀念趨於一致,關鍵仍在於基層教練能否接受,過去就是有教練各自為政的現象,在認知上自然會有差異,畢竟整體提升台灣棒球的實力,是需要時間的。
這次針對郭源治願意以棒球教室方式指導青棒投手,身為學弟的林華韋也樂觀其成,認為多舉辦這樣的活動,對學生球員會有刺激作用,就像之前道奇有好幾年都來台灣舉辦青棒投捕營,可以讓選手接受新的觀念,對棒球運動的發展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