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告別民國一百年,全台各地皆以不同活動慶祝新年。台北市政府前的跨年晚會,吸引約八十萬民眾到場同歡,事後出動五百名清潔隊員留下來清掃,共清除十七點五公噸垃圾,比去年增三點二公噸;台北捷運今年連續四十二小時接力營運,共疏運二百零四萬一千多人次,比去年同時段二百五十萬人次,銳減四十五萬人。由於雲層太厚太低,全台各地等待元旦第一道曙光的民眾全部摃龜,台東的三個點更是連十三槓。
北市環保局表示,為配合跨年活動,信義計畫區內共設置資源回收站六十處,大型垃圾桶二百四十個及七部流動廁所,動員五百名清潔隊員清理。現場則有六十名環保義工協助舉牌宣導「垃圾不落地、資源分類全回收」。
今年跨年活動清理、回收垃圾總量達十七點五公噸,回收類資源增為四點九公噸。在活動現場,環保局共告發九件亂丟垃圾等違規行為,噪音監測部分,衛生稽查大隊由晚會彩排至活動結束共監測二十四個時段,告發十二件違規。
北市府以畫分區塊方式,統計跨年進入信義商圈跨年和看煙火的群眾,估計約八十萬,僅減少二萬人,但捷運運量卻大幅減少,台北捷運公司分析,主因是去年跨年日期為周五,今年適逢假日,減少的人數應是上下班通勤人潮。不過,不少民眾選擇到貓空跨年,貓纜從三十一日九時至元旦凌晨二時,共計疏運旅客近一萬七千人次,較去年增加約四千人。
參加跨年的民眾表示,看完煙火,等捷運回家大多要花上約二小時,有人想走出交通管制區外搭小黃,也很難等到空車。人數減少,和跨年後返家之路「漫長」不無關連。
今年台灣的第一道曙光應當是六時三十三分出現在蘭嶼,一分鐘後現身綠島,本島則是六時三十五分同時在墾丁龍磐公園和三仙台;迎曙光的前三名最先地點都在台東,但卻是十三年連槓;新北市貢寮區福隆海邊聽演唱會元旦凌晨約有二萬人湧進,不少民眾在參加跨年晚會之後,坐火車到福隆迎接一○一年的第一道曙光,大家面向大海等候,可惜雲層太厚,海面一直沒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