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老人,即使沒有體力上的勞累,如影隨形的壓力也是不輕的負擔,一定要利用各種可以運用的資源支持自己。如果還有其他不了解狀況的家人介入,即使是好心的建議都可能變成惡意的指控,更何況有些情況的確複雜,不在其境即無法清楚真正的狀態,所以討論可能變成批判,商量可能造成爭執,這些都是主要照顧者心裡必須有的準備。
只有讓自己的生活和心態經常維持在一個基本的平衡度,才能平心靜氣的應付各種狀況。除了時間的平衡之外,絕對不要因為自己是主要的照顧者,而認為老人的一切都是我們一個人的責任,即使我們沒有兄弟姊妹,老人自己都還需要負他們自己的責任,譬如要能夠自尋快樂,維持好心情,這就不是別人可以承擔的。
所以,照顧者不要懷著「自己是單一負責人」的心態,把所有的一切往自己身上攬,這樣心裡就太苦了,也不要覺得老人的生命是自己的責任,這是誰也承擔不了的,如果懷著這種心態照顧老人,只有自苦苦人,成天活在擔心害怕裡,因為老人的生命本就是黃花夕照,總會走到盡頭,總要過這一關,不要把別人的生命扛在自己的身上,無論是父母或是子女。
讓被照顧的人做他們自己,學習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盡量配合他們,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待,不要為一些他們也無能為力的生活細節而責備,也許在某些方面需要稍許限制,譬如糖尿病的人有飲食上必須的控制,但是其他方面盡量讓他們盡情享受他們的晚年,不要因為怕他們發生甚麼事,而不讓他們活得盡興,或是因為自己的方便,而限制他們的活動,盡量運用可以運用的資源,讓自己負擔減輕,也讓老人有滿意的生活品質。
談心陪伴也許是現代人能給的最奢侈的禮物了,不論是對父母、子女或是伴侶,似乎這都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在此做最誠心的提醒,把這一點放在心上吧,那怕是少少的幾分鐘,經常性的陪伴永遠是最珍貴的愛的表現,生命的品質盡在其中,那是讓自己在家人關係上無怨無悔的保證書。
不要怕家人的往生,要怕的是:將來後悔沒有足夠優質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