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寶箱】保肝健康餐

黃建勳 |2011.12.09
1329觀看次
字級

肝臟負責人體中營養素的新陳代謝、解毒、合成膽汁、製造膽固醇和代謝酒精等功能。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除非肝臟病變腫大,壓迫到表面神經,才會有痛覺,所以肝病初期都不易警覺。

保肝的基本原則是將體重維持在理想範圍,肥胖或營養過剩都會提高脂肪肝的機率;還要注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忌菸酒、不亂服成藥等。要避免暴飲暴食或酗酒等不良習慣,盡量不要吃太飽,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蔬食是很好的保肝飲食,因動物性蛋白質中芳香族胺基酸和甲硫胺酸含量相對較高,這類胺基酸容易導致錯誤的神經傳導物質,加重肝昏迷;植物性蛋白質,例如黃豆及豆製品,支鏈胺基酸含量較高,這些胺基酸多數為必需胺基酸,並可減經肝臟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營養學榮譽教授柯林‧坎貝爾博士曾強調:「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都接觸了某些致癌物(例如可能導致肝癌的黃麴毒素),但是否會發展成惡性腫瘤,關鍵在飲食中攝取的蛋白質。動物蛋白在日常的食用量下(占每天熱量百分之十到二十)會促進癌症生長;相反的,植物性蛋白質即使攝取量很高也不會。」

保肝飲食可分成兩類,治療期與調養期。治療期是指罹患急性肝炎或肝硬化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宜採高熱量、高蛋白、少量多餐的軟質飲食;調養期是指健康帶原者、脂肪肝或慢性肝炎病情穩定、肝指數正常或早期的肝硬化患者。調養期的保肝飲食有幾項要點:首先營養要均衡,飲食要包括全穀根莖類、豆類、蔬菜類及水果類。

其次,主要蛋白質來源可選用黃豆或黃豆加工製品,例如豆腐、豆乾、豆漿、豆皮等,這類高生理價的植物性蛋白質,可占總蛋白質來源的一半以上;選購時盡量不要選擇基因改造及不當防腐劑或添加物的豆類加工品。其餘蛋白質來源,則可來自麵腸、麵筋或五穀根莖類等較低生理價的植物性蛋白質。

每日蔬菜至少三份,至少有一份為深綠色蔬菜;水果每日至少二份,每份約略拳頭大小或八分滿碗量,例如柑橘一顆為一份。

烹調時少用煙燻、炭烤、油炸或油煎;不要吃過期或發霉的食物,及避免吃含人工香料、人工色素或防腐劑等加工製品。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