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上亞馬遜 谷歌進軍網購市場?

 |2011.12.03
70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搜尋引擎業龍頭Google(谷歌)正與幾家大型零售業者磋商,考慮成立二十四小時內完成交貨的線上購物服務,挑戰亞馬遜公司在電子商務領域的霸權,並藉此挽回流失到Amazon.com的網站流量。

報導指出,這項行動的風險相當大,Google與亞馬遜剛開始成形的對立關係也會急速升高。亞馬遜公司一年七十九美元(約新台幣兩千三百八十二元)的Prime計畫,目前推行的相當成功,參與該計畫的購物者在公司網站採購許多商品時,不用支付額外運費,就可享受一至二日內快速交貨的優待。該計畫也協助亞馬遜今年前九個月的營收躍增百分之四十二。

消息人士透露,Google已經和梅西百貨(Macy's)、OfficeMax與Gap等大型零售業者接洽。梅西百貨的發言人說:「Google和我們談過這個構想,我們還未做決定。」

消息人士說,Google並不打算直接賣東西給消費者,而是把引導購物者前往零售商網站的產品搜尋功能,和Google管理的快速送貨服務結合在一起。

據報導,新功能旨在判斷附近實體店庫存是否有想要購買的產品,然後消費者可以選擇在一天還是兩天收到商品。谷歌計畫在舊金山灣對新服務進行試運營,該業務可能會與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UPS)進行合作。

消費者對於亞馬遜與Google之間的競爭,原本並不十分清楚,因為Google聚焦在網路搜尋,而亞馬遜則專注銷售產品與送貨到府。

不過,最近兩家公司都開始涉足數位媒體,對立關係也日益明顯。亞馬遜積極行銷Kindle電子閱讀器與平板電腦,而Google則直接銷售包括電子書在內的數位媒體給消費者。

此外,亞馬遜已逐漸成為搜尋產品的門戶,很多線上購物者不再透過Google,而直接在亞馬遜網站上搜尋產品。亞馬遜並利用這種趨勢,成為線上廣告的主要賣主,侵蝕Google的線上廣告營收。

而另一方面,Google則在醞釀多項進軍線上零售市場的策略,可以當作電子錢包在商店中付款的Android智慧手機,也是其中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