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新竹縣四位蔡姓兄弟九年前在老家鄉下合建兩層樓農舍,以蔡父名字蔡添水命名為「添水樓」,四代同堂,但門戶獨立保隱私,晚上全家族吃飯要開兩桌。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幾年前造訪,看到蔡家兄友弟恭,說這房子「很有儒家精神內涵」,在地方傳為佳話。
蔡添水早年在新埔鎮種柑橘養家,和妻子彭日妹育有四男三女,家境不富裕,但很重視教育,四個兒子都有大學學歷,女兒也有專科學歷。長子蔡榮桂在遠東化學纖維總廠擔任資深經理,次子蔡榮錦在合庫任經理,三子蔡榮富國小教師退休,么子蔡榮光則是現任新竹縣政府社會處長。
蔡榮光說,也許是兄弟從小一起吃苦,情感深厚,父母常說「家和萬事興」,兄弟各自成家後,對家的向心力不減,共識要住一起照顧父母,讓老人家享受天倫。
蔡榮光說,兄弟們原本住不同鄉鎮,十年前合資在新埔老家旁買地,蓋兩層樓農舍,單層有二戶,門戶各自獨立,堪稱現代「四合院」,九年前完工入住。
「我們家吃飯像人民公社!」蔡榮光說,飯煮好後還要用電話廣播通知開飯,全家族聚在一起吃晚餐、話家常,非常溫馨。
蔡榮富說:「住一起的好處是小孩有很多人幫忙帶。」他說,家裡人丁旺,可以互相照應,小朋友特別幸福,且全家族住在一起很安全,隨時有人顧家。
蔡榮錦說,客家人重視家族倫理關係,因為住在一起,兄弟們感情更緊密,好像有聊不完的話題,假日一起泡茶、種花草,很珍惜手足之情。
蔡家農舍以父親名字命名為「添水樓」,兩年多前蔡父過世,蔡榮桂說,「添水樓」讓後代子孫不忘本,永遠感念父親的養育之恩;農舍旁的涼亭則以蔡母名字命名為「日妹亭」。
「我好幸福喔!」七十八歲的蔡彭日妹說兒子很孝順,全家族住在一起,讓她每天看得到孫子和曾孫,非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