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我們能不能預知自己的死亡?(二)

慧開法師 |2011.11.27
1535觀看次
字級

(接上期)慧開:「……有道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如果平日沒有充分的養成功夫,事到臨頭確實是來不及交代和準備的。」

譚生:「那麼,功夫要如何養成,要如何才能來得及呢?」

慧開:「我們在平時就應該要練習覺察自己身體內在的訊息,不過這些訊息是有粗、細、強、弱、輕、重等等不同的層次與差別。比如像是口渴了、肚子餓了等等,這些都是很強烈的直接表層訊息,在正常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能立刻感覺得到。但是像快要感冒、生病了,身體發出的訊息就比較微細了,多數人往往察覺不到,所以也就不知道要如何防護。」

譚生:「那麼先不談死亡,就以感冒為例,我們要如何能防護呢?」

慧開:「有禪修功夫的人,是可以察覺到自己身體微恙的細微訊息,因此可以透過禪修以及調身、調息、調心、調飲食、調睡眠的功夫,預防感冒的發作。不僅如此,除了生理上發出的訊息,心理上的起心動念,比如說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起伏波動,也是一樣道理。例如遇到令人氣憤乃至動怒的情境,一般人往往情緒激動,怒氣一發不可收拾,臉紅脖子粗,接著就失言又失態,事後卻又追悔莫及。而觀照功夫好而且定力夠的人,在遇到同樣的境界現前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會起嗔恨心,或者在動念之初,就能即刻覺察而轉念化解。」

譚生:「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像癌症這一類的惡疾絕症是很難預防的啊!至於老化和死亡,那是更是必然的趨勢和結局,要如何能預防呢?」

慧開:「癌症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大環境的汙染有密切的關係,因素非常錯綜複雜,暫且不談。至於老化和死亡,雖然無法『防止』,卻絕對可以預作準備與因應,但是一定要趁早,錯過時機就困難了,萬一拖到事到臨頭那就遺憾了。」

譚生:「可是,多數人都沒有想得那麼遠,您如果跟一般身體健康的人談這個問題,在心理上就感覺得有點沉重了,大家現實上所關心、在意的,其實多半都是如何能夠升官發財,過得富足、健康、快樂、幸福,所以您一講到老、死……什麼的,讓人感覺有點……有點……」

慧開:「有點觸霉頭,是不是?您想得太多了!談老也好、談死也好,一丁點兒都不影響您現在的幸福快樂人生,反而有助於您未來的幸福快樂人生。」

譚生:「聽您這麼說,倒是新鮮,願聞其詳。」

慧開:「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我現在跟您談的,就是千金難買的『早知道』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且『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古有明訓。」

譚生:「您講的這些道理都是老生常談了,我當然理解,但是像『老、病、死』的問題,如何能夠『慮』?又如何能夠『豫』呢?」(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