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吳翊瑄

【人間社記者葉荷台北報導】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即將於十二月二十五日落成,慶祝落成的系列活動之一「佛光之美—佛陀紀念館攝影比賽」,昨天揭曉得獎名單,在全球一千五百三十件參賽作品中,陳偉森的〈靜思〉獲得金牌佛光獎,林佑霖、韓勝彬的〈百獸之王〉、〈聖地〉取得銀牌獎,銅牌獎則由戴祖榮、吳振東、康銘雅三人獲得。
主辦單位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邀請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理事長王古山、基隆市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楚泉、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張宏聲、佛光山福慧家園住持、也是專業攝影師的慧昭法師、佛光緣美術館副館長妙仲法師、佛光山全球活動攝影師陳碧雲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平面設計師方志偉等七位評審,經過初選、複選、決選及會談,評選出前六名分獲金銀銅獎,佳作擇優取十名。
王古山讚賞此次以「佛陀紀念館」為主題,從建築、人文、晨昏、自然景觀等作為素材的參賽作品呈現出豐富質感,在光影的表達與創作的意境上有許多可取之處,如:獲得佛光獎的〈靜思〉,在光影的延伸、對話的故事性上,都突出了心靈與佛陀對話的內涵。
陳楚泉老師注重作品的環境敘述力,講評許多參賽者具備良好的觀察力、判斷力,若是也能加強環境敘述的張力,會有長足進步。他盛讚首獎作品利用逆光,創造出想像的空間,賦予一種禪的意境;銀牌獎〈聖地〉,以藍天白雲襯托佛館的莊嚴,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引人入勝。
張宏聲教授表示,影相是國際的語言,〈靜思〉用極簡的建築結構和線條,利用光影透視、光線的放射、空氣的流動,將隱然的宗教情操表現出來;畫面似靜柔,但其中蘊含著力量。銀牌的〈百獸之王〉,用遠近、柔和與繁複將佛陀與麻雀之間,作了非常好的對比。
評審老師們期許結合佛教藝術與攝影藝術的活動能持續舉辦,將心靈內涵、人文精神價值的提升意義,藉著「與佛對話」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