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伊朗核武野心再次引發疑慮的情況下,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二十一日宣布對伊朗能源和金融產業採新一波制裁。伊朗對此回應,制裁將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而且伊朗不會屈服,也挺得住;中國和俄羅斯則保持一貫立場,反對向伊朗實施制裁。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先前的報告強烈暗示,伊朗企圖建造核子武器。美國上月也曾指控,伊朗官員涉入一起殺害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大使的失敗陰謀中。
法:規模史無前例
美國指名伊朗為主要的洗錢關切區,此舉旨在勸阻美國以外的各大銀行和伊朗銀行往來。美方並把十一間疑助伊朗核子計畫的組織列入黑名單,制裁目標也擴大至協助伊朗石油和石化工業的企業。
不過美國未以伊朗中央銀行為制裁目標,主因此舉恐切斷伊朗與全球金融體系的連結,造成油價狂飆,危害歐美經濟復甦。
英國二十一日也和美同步,下令所有英國金融機構停止和伊朗金融體系往來,包括伊朗央行在內。熟悉這次制裁的消息人士指出,這些措施並未直接鎖定伊朗石油貿易。
加拿大則表示會禁止出口所有用在伊朗石化、原油和天然氣工業的產品,同時「封鎖幾乎所有和伊朗的金錢往來」,包括伊朗央行。唯一例外是伊朗裔加拿大人士可匯錢回國。
法國雖未祭出實質制裁措施,但敦促歐洲聯盟(EU)和其他國家立即凍結伊朗央行資產,並停購伊朗石油。法國表示,這是「史無前例的制裁規模」。
分析師表示,伊朗是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受到西方強權國家對伊朗祭出新制裁影響,原油期貨價格在亞洲市場小幅上揚。
紐約主要的一月交割輕原油期貨上漲一美分,報每桶九十六點九三美元。一月交割的北海布倫特原油上漲十二美分,來到每桶一百零七美元。
朝、緬人權也被點名
另聯合國大會二十一日表決通過譴責伊朗、北韓和緬甸侵犯人權的決議案,贊成票數創歷史紀錄。
一百九十三個會員國中計有八十六國贊成,三十二國反對,通過譴責伊朗當局「虐待和殘忍、不人道或羞辱人格對待」的決議案。贊成票數比去年多六張,反對票則少十二張,另外有五十九國棄權。
由加拿大提出的這項決議案,譴責伊朗執行「鞭笞和截肢」刑罰,並痛斥德黑蘭當局「大幅增加」動用死刑,特別是針對少數民族。許多人權團體表示,這些情形過去一年更為惡化。
譴責北韓人權的決議案以一百一十二票贊成、十六票反對、五十五票棄權獲得通過。緬甸案則以九十八票贊成、二十五票反對和六十三票棄權通過。
聯合國大會對北韓「虐待」以及「不人道的拘留狀況、公開行刑、法院管轄外和任意拘留」情形提出「非常嚴正的關切」。
緬甸決議案對當地部分進展表示歡迎,包括近來民主領袖翁山蘇姬和軍方主導的政府間對話、部分政治犯獲釋和過去一年其他變革。
不過聯合國大會表示,緬甸仍存在「對人權及基本自由的系統性侵犯」。
決議案強調,緬甸當局「任意拘留、強制失蹤、性侵及其他形式的性暴力、虐待以及殘酷,不人道或羞辱人格對待」,也非常關切克倫族(Karen)等少數民族所遭受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