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的說法形式,對上根的弟子是直接演說真理實相,稱「法說」;對中根的弟子以譬喻引導,即「譬喻說」;對下根的弟子敘說往昔因緣,為「因緣說」;這三種說法形式,稱為「三周說法」。若依品數來區分:
1.法說周:對上根聲聞的說法,如舍利弗等,乃〈方便品〉、〈譬喻品〉的前段。
2.譬喻說周:對中根的聲聞引用譬喻而使悟入法義,如迦葉、目犍連、須菩提、迦旃延等,乃〈譬喻品〉、〈藥草喻品〉。
3.因緣說周:對下根的聲聞以因緣巧說法義,如富樓那等,即〈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品〉、〈授學無學人記品〉。而〈譬喻品〉中,包含對上根、中根聲聞的說法。
在〈方便品〉說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法,是因為所求不同而產生的差別,本來不該如此,皆應歸入一佛乘,此稱為「法說」。在〈譬喻品〉中,對迦葉、目犍連等聲聞,說「三車火宅喻」以引導他們進入一佛乘。文中,大意如下:
1.首先敘述舍利弗對佛所說「一佛乘」妙法的領悟了解:「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
2.如來告知教化始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己認為已經得到真實的滅度法門了。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3.舍利弗的授記: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
4.四眾歡喜: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子,見舍利弗被佛授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並隨喜迴向佛道。
5.正說譬喻:有一長者家宅遭遇大火,幼兒仍在宅中遊玩,不知脫離危險,長者乃施設方便,告以門外有幼兒所期望之羊車、鹿車、牛車等三車,藉以誘出門外,遂共乘大白牛車脫離火宅。火宅比喻三界、幼兒比喻眾生、長者比喻佛、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
最後,再以偈頌敘說一次,並強調法有權實,今捨權(三乘)取實(一佛乘),有智慧的人,才可以為他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