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是著名的藝術家及教育家,尤以漫畫和散文最膾炙人口。除了《護生畫集》外,兒童在遊戲中流露的天真,也是他筆下常出現的題材。他形容為「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阿寶、瞻瞻、軟軟是他的靈感來源。
那個年代,「嚴父」的傳統仍在,豐子愷在文字、畫作中,毫不掩飾濃濃的父愛。雖然如此,對兒女的教育,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禮貌訓練,卻完全沒有因寵愛而放鬆。
他的長女阿寶(豐陳寶)性格比較內向、怕生,偏偏家中常有賓客往來,在賓客面前,她便有點侷促,也顯得不太夠禮貌。為了給阿寶多一些鍛煉的機會,豐子愷外出時,有時便會把帶著她。
有一次他到上海為開明書局做一些編輯工作,已經十三、四歲的阿寶成了隨行小祕書,幫忙抄寫、剪貼。
一位客人前來拜訪豐子愷,談完事告辭離去時,轉身順便也向阿寶打招呼,阿寶當時卻楞住了,完全沒有反應。
豐子愷送完客後馬上對她進行機會教育:「別人向你問好,你也要向人家問好;人家跟你說再見,你也要說再見,以後要記住。」
豐子愷不怕「傷害孩子的自尊」,適時給予明確的提醒,因為他知道,教之以禮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