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阿公第1次畫名字

 |2011.11.19
115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新社福興山區三十幾名「老大人」相招讀冊,九十六歲的楊阿漢第一次「畫」出自己的名字;阿清伯被妻子嫌醜而獨居,他親手作自己的專輯,一輩子首次照相,靦腆的笑讓人動容。

每到周四,福興里的老人家特別活潑。九十六歲的楊阿漢早早吃過午餐,等著老婆打扮整齊一起上學。說到「讀冊(讀書)」他可樂了,「老人陪讀班」今年五月開班以來,楊阿漢從不缺課,常牽著患失憶症的老婆,一前一後背書包上學去。

「楊阿公」不擅言詞,果園農務都留給子孫,但家人不諱言,老人家賦閒在家經常碎碎念「怎麼施液肥」、「怕重都不願背肥料袋」,「懶啦」,與家人常賭氣。但在課堂上,他變得非常快樂,興緻一來,還會扮鬼臉,逗老婆開心。

上學後的楊阿漢,為交繪本作業「精采過一生」,不識字的他絞盡腦汁,最後想到用姓氏「楊」畫「一隻羊」,「阿」是「Y」,「漢」則畫個人滿頭大「汗」,老師拍案叫絕,他的媳婦感動到紅眼眶。他主動要求「再作一本」。

福興里的「老人陪讀班」沒有政府補助,由龍安文化協會執行長黃秋雲一手張羅,把學生載上載下,山上資源極缺,連募張投影布都要費好大勁兒。

神腦文教基金會補貼偏鄉教師鐘點費、部分雜費,逾四十名學員準時上學,教室就克難設在福天宮的小會議室,「老大人」們擠在一起上課,目不轉睛,認真又專注。

「陪讀班」給山上的老人莫大安慰,山區的廟中午後傳出陣陣開心笑聲,絕大多數老人家不識字,很珍惜老來上學的機會。課堂上老人好像回到童年,小時候上不了學,只能羨慕別人,現在圓了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